预防染色体异常导致胎停的关键是调理夫妻双方身体,择优而孕,并远离不良环境。

2. 免疫因素
胚胎或胎儿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,妈妈与胎儿间的免疫不适应会导致母体对胎儿的排斥 [3],例如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:红斑狼疮、硬皮病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、皮肌炎等。
其次是生殖免疫的原因,如果我们自身就带着某种抗体,那么就可能影响到胚胎的发育。比如抗精子抗体、抗子宫内膜抗体、抗卵巢抗体、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。

3. 内分泌失调
胚胎着床及生长发育依赖于复杂的内分泌系统彼此协调,任何一个环节失常都可能导致流产,它需要 3 个重要的激素水平:雌激素、孕激素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。
作为准妈妈,如果自身的激素分泌不足就满足不了胚胎的发育,就可能造成胚胎的停育和流产。
其中最常见的是黄体功能不全,会导致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和黄体期短,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种植或早期妊娠流产。

黄体功能不全者常伴有其它腺体功能异常,如: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、糖尿病、雄激素相对增多症及高泌乳素血症等,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胚胎的发育并与流产密切相关 [2]。
4. 子宫因素
子宫内环境与子宫的整体环境都对胚胎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内环境是指子宫内膜:如果太薄或者太厚都会影响胚胎着床,其他常见的状况有:先天性苗勒氏管的异常、宫腔粘连、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先天性或损伤性宫颈内口松弛。

5. 生殖道感染
除以上各种因素外,感染所致孕早期流产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。
比如,风疹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弓形虫、巨细胞病毒感染(合称 TORCH)等病原体感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染色体畸形而发生胚胎停育 [1-3]。
而女性生殖道感染中,衣原体及支原体是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,可引起宫颈黏膜上皮损伤,造成宫腔内感染,从而损害胎膜完整性而引起胚胎停育 [2]。

6. 环境与行为生活习惯
在发育初期,胚胎对治疗药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,此时各种有害因素都可导致胚胎的损伤、甚至丢失。
导致早孕期胚胎停育的环境因素多种多样,其中包括射线、微波、噪音、超声、高温等物理因素,以及重金属铝、铅、汞等,各类化学药物如二嗅氯丙烷、二硫化碳、麻醉气体、口服抗糖尿病药、甲醛超标等均可干扰、损害生殖功能,致胚胎流产、死胎、畸形、胎儿停止发育 [3]。
孕妇不良的生活习惯:如吸烟、酗酒、毒品及咖啡等均可增加胚胎停育的发生率 [2];肥胖、孕早期负面情绪可能是胚胎停育发生的危险因素 [1]。

胎停了怎么办?
准妈妈一旦发现胎儿停止发育,就要积极配合医生尽快终止妊娠。胎儿一旦停止发育,胎心消失,就没有再保胎的必要了。